联系方式

  • QQ:99515681
  • 邮箱:99515681@qq.com
  • 工作时间:8:00-23:00
  • 微信:codehelp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其他

日期:2023-06-18 01:21

从季节角度对作家作品进行解读的研究不乏其人,夏季诗虽然在数量上比不上春、秋两季诗,但同样值得我们去探析。蹇先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家,不仅写下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散文等作品,丰富了文学艺术宝库,而且以独特的思考与经验在诗歌领域开辟了新颖的创作题材。蹇先艾以《水葬》一文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也因此被贴上“乡土小说家”的称号,从而让人忽视了他艺术造诣不低的诗歌创作。正如王哲甫先生所说:“蹇先艾——蹇氏以小说家兼诗人,在新诗创作上,也有相当的成就。他的美丽的文字,温柔的情感,博得许多读者的同情。”[1]蹇先艾的诗歌总数不多,但在借景抒情这一普遍的文学传统上,由于个人经历、多文化影响等原因,在诗歌中开创了寓悲情于夏景的全新境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悲夏”审美体验。在他的笔下,夏季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成为引发悲夏之物,折射出他对个人与社会的思考。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谈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2]刘勰明确指出了季节对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因此,季节书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背景,在创作过程中,文人的自我感情始终贯穿作品。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诗人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通常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突出自己的情感与精神状态。蹇先艾虽然在乡土小说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但传统研究对其诗歌领域所体现的独立审美不够重视,关于其笔下夏季书写的研究基本处于一个空缺的状态。从字面上看,尽管蹇先艾对夏季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内涵却都是一致的,即它们的感情基调是伤感低沉的,所营造出的气氛是悲凉凄怆的。这些夏季诗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对了解诗人和当时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蹇先艾的父亲是一位举人,古文和旧诗都做得不错。母亲也喜欢阅读小说,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能识字的是少数,更别说可以独自将长篇小说顺利读完。家庭的书香气息与和睦氛围为蹇先艾从小打下扎实的旧文学基础,这也解释了蹇先艾为何一开始是以诗歌创作登上文坛的。“我记得那时他每天都要给我讲一篇古文……教我联句和作诗……”[3]268,《闻莺》便是蹇先艾幼时所作的一首诗歌,而入京求学后创作的《春晓》更是被选入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蹇先艾的一生除了幼时在家生活的这段时期,此后的生活便伴随着痛苦。1919年12月蹇先艾随父到北京求学,不曾想父亲在返家途中病故,母亲也于次年病逝故乡,蹇先艾成了一只漂泊的孤鸿。除了心理上失去至亲的痛苦,精神上他也饱受折磨。蹇先艾的国文课是学得最好的,他也常常自负于此,但到了北京的学校后,他深感自己与同学的差距。再加上蹇先艾在北京求学的日子过得极为清苦,身边也没有可倾诉的伙伴。因此当我们仔细阅读蹇先艾此阶段的创作,作品中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郁与愁绪。蹇先艾的诗歌倾向表达个人在环境中的所感,凉风、深夜、钟声、夕阳、雨声等自然物象使他产生了心灵的共感,更深程度上沉思自身之悲,人和自然达到了心境与物境的同构。于是诗人借助夏之意象,抒写孤苦漂零、感怀伤时的悲剧心理。


蹇先艾笔下的夏季诗歌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文本中直截了当表明写作对象——夏季夏景,是充满沉郁的诗歌。《流浪》这首诗的出现,是蹇先艾“悲夏”诗歌主题创作最有力的证明。“我是一个流浪海角天涯的人,人间的快乐与悲哀我已遍尝;一叶的飘泊,更向何处觅取归宿,四顾都是浩淼无边的大海汪洋。”[3]409开篇第一节诗人将自身定义为“流浪”之人,点出“我”行踪不定、随处漂泊、无依无靠的处境,“我”尝遍了“人间的快乐与悲哀”,传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凄怆无望的心情。诗人不禁联想到自己就像一片孤叶漂泊在汪洋大海,找寻不到归宿,文中萦绕的凄萧零落之感渗透了全诗。第二节,“我也不知我前途有无明光,这一向都无端地涕泣与凄惶;灯影下,听雨声多少激越,悲壮,便夏夜,沉郁的夏夜也这般漫长!”[3]409如落叶般飘落的状态正如人生的浮浮沉沉,很容易使诗人将自身漂浮不定的处境联想起来。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意象虽多,然而抒情用得却很少。末尾一句的“沉郁的夏夜也这般漫长”展现了作者对夏季基本的情感态度。通过对夏季“漫长”的凄恻苦寂的描写,“沉郁”二字就刻在了“夏季”的身上,也就表明了这是一首专为夏季所作的悲歌。这首诗虽然写的是夏景,但读来却能给人身临寒秋的悲凄之感。在诗歌接下来的描写里,蹇先艾也一直沉浸在“沉郁的夏季”的季节之感。“更不料我将徘徊孤立,永世凄怆,踽踽地在虚伪的人间独来独往……我此生已无希望……”[3]410整首诗的妙处在于不言情字却处处传情,全诗以夏景来写自身烦扰的愁绪,同时蕴含了多种情绪在其中。诗中处处写景,但却与常人印象中炎热的夏季大相径庭,似乎置身寒冷的深秋一般。“荒凉、徘徊、孤立、凄怆、踽踽”等词表明了诗人对外在景物的具体感受,全诗围绕“沉郁”二字展开抒情,以“永世凄怆”定下了全诗“永怆”的感情基调。《夏夜杂句》诗人以紫金色的晚霞为开端,逐层描绘了纷飞的白云、萤火虫、新月等景物,通过多个意象的渲染,组成了一幅安静平和的画面。然而这些写景抒情的意象溶化着作者浓重的愁绪,在诗人心里它们都只是为全诗创构凄凉而悲壮的氛围铺陈,末尾一句“夜半的钟声,只添了我几分的凄凉”[3]405。很明显感受到诗人对先前描绘的这些景物是以悲愁失落的心态去感受的,钟声更是催醒了“我”心中的孤独与无名的愁绪。除了《流浪》《夏夜杂句》以外,蹇先艾还有许多诗歌都直接或间接地抒发了对夏季苦闷忧郁的情绪。第二类就是写作于夏季时分的诗歌。《忆从前》中的“我”为她凄惘、憔悴;《登万里长城》中“我”伫立长城,感受到的不是雄伟壮观而是荒墟堞痕、荒榛古径,并联想到先秦劳民的幽魂。《大雨歌》中“我”对夏雨的感受完全不是“黄梅时节家家雨” 的闲适心态,而是感慨“啊,这阵凄切飘落的声音”[3]415。《哀故乡》《欺骗》《一片红叶》《雨晨游龙潭》《我想》《诗三首》《希望像一座险峻的山峰》……这些作于夏季的诗歌都是充满哀怨与感伤的,诗人通过营造夏季的萧瑟恻怆来表达内心孤独流离、无家可归的愁怨。蹇先艾诗歌中的悲夏情感凝结了个体的情感体验,究其“悲”的原因,则在于其本身已深陷绝境,毫无希望的现实生活使得他模糊了生存的希望,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现实哀叹、排遣苦闷的意识普遍存在。


蹇先艾由于自身悲痛的经历而产生“悲夏”的心理,诗中通过描绘各式各样的意象展现自己的愁绪,表达着自己无限的悲痛,因此蹇先艾的诗歌主题更多是以个人表达自身情感为主。无论是《夏夜杂句》《流浪》《登万里长城》《大雨歌》等这些以写景抒情为主的夏季诗,还是以《忆从前》《欺骗》《寄韵》《我想》等以爱情描写为中心的诗歌,这些作品的共同特性一是营造出沉郁的诗境和浑厚的哀伤之感,二是无论哪一类题材的诗歌都是以抒发个人之感为主,作品完全围绕诗人个体的感受展开。以传统诗歌有关夏季描写的创作传统来看,蹇先艾这种独特书写夏季的方式明显开创了新的传统。


白居易作为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关于其诗歌研究主要集中于闲适诗和讽喻诗以及《长恨歌》和《琵琶行》等具体作品研究,而轻视了其诗歌中创作数量并不少的夏季季节诗。白居易的诗歌向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此他诗中描绘的夏季也不完全是单纯的写景抒情,而是将景与世事结合,凝聚了诗人自身的审美情感。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中小官僚家庭,父母亲都精通诗词。虽然他较早取得功名,但由于正直谏言,仕途一直都较为坎坷。好在白居易的亲朋好友一直都在不断地给予他支持,因此,相比蹇先艾夏季诗中长久的忧郁,白诗中并未充满愁绪,总是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的更替而呈现出多样化的情感态度,整体上以闲适为主。白居易对夏季的个人体验多集中对暑热与纳凉乘风的描写,而很少大篇幅直接宣泄地抒情,如: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竹窗》)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旱久炎气盛,中人若燔烧。清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消暑》)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对于夏日的炎热,白居易在诗中毫不吝啬笔墨。这些诗句透露出诗人在炎炎夏日里最真实的生理体验,以及诗人在炎热中寻找解暑的各种方法。这样的苦热诗纯粹是基于个人的身体感受而发出的苦热之感,并未像蹇先艾夏日诗中一样掺入较多的个人经历。不难看出,白居易对炎热的夏季并没有充满厌恶与憎恨,也并没有产生类似蹇先艾一般的“愁夏”情绪,还原了对夏季本身最真实的个人体验。此外,受夏季酷烈天气影响,人们的交游渐少。“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白居易《夏日闲放》),诗人多了一份难得的清静与悠闲。因此,在诗人的夏季诗中,出现了一些不再是一片酷热难耐的景象,而是被林木茂盛、幽静凉爽的清泉等景物所代替,感受到夏日独特的一份宁静,所作诗歌清新淡雅、意境优美。如: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白居易《池上早夏》)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采莲曲》)


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春禽馀哢在,夏木新阴成。(《首夏》)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夏夜宿直》)


在白居易的笔下,诗人亲近绿意盎然的自然景物,对夏季的感受也就更加细腻。繁密茂盛的树荫、荷叶飘香的池塘、悠闲的乘风乘凉、满院的槐花清香……诗人捕捉到了夏季不同的风貌,在诗人的笔下诗风自然清新,夏季充满了淡雅而朴实的气息,骄躁的热浪在交错的清新绿雅瞬间得到稀释。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白居易笔下的夏季多以描绘山水景物为支撑,或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从这些清新淡雅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充分享受自然山水、陶冶心灵,在炎炎烈日中宛若一股清流,能隐隐窥探到诗人日后大量隐逸闲适诗歌的创作劲头。


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与《月夜登阁避暑》“何以避暑气,无如出尘嚣……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这两首诗,表面上看似写夏季的酷热,但究其背景便会发现诗人的用意截然不同。白居易作为一名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诗人,向来注重关心民众的生活状态。《观刈麦》中诗人以自身和农民为切入点,委婉地表明诗人对自己无功无德、无需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的心理。《月夜登阁避暑》表面上写避暑,实则是在诗中表明作者对大旱之年中农民的同情与担忧。这两首诗诗人不仅仅是为天气酷热而发牢骚,更主要的是书写在极端天气下辛苦劳作的民众,以及对久旱不雨的禾苗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劳苦百姓的密切关注。诗歌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最适合战争的时代要求,而且也最能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4]纵观文学发展史,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当代作家,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无论他们如何标榜自身隐逸或远离社会,文人这一身份总会使他们的作品自觉或不自觉地书写有关人民的主题内容。蹇先艾的生活尽管不是一片太平,但在创作时,诗人同样也会不由自主地在作品中表现民众的生存情况。《哀故乡》作于残夏,是蹇先艾诗歌文集中所能找见的唯一一首明确以战争为主题的诗歌,在一系列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的夏季诗歌中明显区别开来,全诗表现了作者对战乱中百姓的深切同情。“我的故乡兵火茫茫,毁烧了多少庭院与城镇,遍地瓦砾与圮墙;凄寒,伫遛深谷鸟道上,几百里都是荒郊,找不出半点人烟村庄。”[3]411开篇作者就以叙述者之眼为我们还原了战争下村庄的现实图景,以简练的笔墨呈现了村庄的荒芜与落败,“几百里都是荒郊”更是勾勒出战争的严酷与残烈,紧接着蹇先艾痛苦地诉说着出现在故乡的深重苦难。山岩中狰狞的尸骸;夜半时嗷叫的孤魂;漂泊无家的魂灵;连年无望的秋收……诗人怀着深深的忧愤与悲痛为我们展现了在战争大背景下身处贵州边远村庄的悲惨现状。第三节与第四节的诗句虽然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与浴血奋战牺牲的战士,然而随着诗人笔触的拉远,呈现出踯躅的老妇与少妇十年来苦苦等待战士归家而战士漂泊的魂灵也在寻找归家的画面。诗人此处并没有直接宣泄的情感表达,只有对事件的冷静陈述,然而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战争的无情与残忍。对诗人而言,虽然没有战斗的经历使他能够详细描写战斗的硝烟,但作为一名诗人,蹇先艾无论自身如何深陷囫囵,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时代担当。于是他在一系列抒情的诗歌中转换主题,将目光投射到生活更为苦难的百姓身上,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


通过对蹇先艾与白居易两位不同时代背景诗人的分析,很明显能感受到两人夏季的感情基调是完全不同的。蹇先艾的夏季更多地注入了自身家庭、个人经历的殇痛,忽略了夏季本身固有的风景,而产生了如秋季般的悲寥之感,夏季在蹇诗中就是“沉郁”的代名词。而在白诗的夏季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夏季的尽情享受。同样在其他古代诗人的诗歌中我们也很难发现像蹇先艾一样对夏季完全充满沉郁的作品。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淡霭轻飔入夏初,一窗新绿鸟相呼。(陆游《初夏》)


这些作品都是在烈日炎炎的仲夏描写充满生活气息的夏日素描,展现出夏日别样的清幽美景。即使是作品以忧郁、深沉为特征的杜甫与陆游两位诗人,在他们的夏季诗里也难得出现对夏季景物的享受与闲适,很难找寻到像蹇先艾一样挥之不去的沉重愁绪,夏日的清爽也能拂去他们些许的忧愁。


现代文学中有大量作家写新体诗和旧体诗,郁达夫除自我抒情小说创作外,还写过一些艺术价值颇高的旧体诗;茅盾写小说,写旧体诗;鲁迅写杂文,也写散文诗、旧体诗;[5]在现有的蹇先艾研究中,关于其乡土小说的创作几乎被作为整个现代文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进行叙述。蹇先艾与同时代的作家一样,除小说、散文创作外,也写诗歌,1925年刊登在《晨报副刊》上的《二闸记游》这首诗歌便是蹇先艾步入文坛的代表作品。然而学术界对蹇先艾诗歌创作研究不甚重视,处于一个忽视的状态。蹇先艾的诗歌创作数量不多,仅有几十首,而其中的悲夏诗歌占了不小比重。他的悲夏诗歌在思想与情感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美学特色,并带有较高的审美感受。但其诗歌在审美价值的内容层面和广义的艺术价值区位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造成其诗歌没有被广泛关注、认可和接受的一个原因。[6]


首先,诗歌中个人殇痛印记太过浓重。纵览蹇先艾的诗歌创作,除了悲夏诗歌以外,还有不少的哀秋诗歌,这两类诗歌几乎占据了蹇先艾诗歌创作总量的一半以上。而无论书写何种题材,蹇先艾诗中总是弥漫着一种愁郁的氛围,带有沉重的殇痛。除最初发表的《二闸游记》与之后修改的《春晓》这两首诗可见一点温暖的色彩,蹇先艾之后的诗歌几乎都充斥着无边的哀怨。《北海夜游》《登万里长城》《积水潭之畔》《大雨歌》《老槐吟》《雨晨游龙潭》这些写景游玩的诗歌一改闲适欢乐的氛围,而是被凄凄瑟瑟、荒墟堞痕、孤寂徘徊等阴冷的词语所充斥。描写秋季诗的《这几夜》中“我”几夜坐不安、睡不宁、坐卧难安,无限哀怜自身孤苦漂泊。《秋天》发出由来已久的感慨:“生活的苦闷啊,告诉我有什么意义!”[3]448《夜深时》“我”辗转难眠,泪流满面。《流浪》中“我将徘徊孤立,永世凄怆,踽踽地在虚伪的人间独来独往。”[3]409……这些都是诗人对自身精神状况最真实的反馈,诗人的生活常态是漂泊流浪的,人生经历是充满凄苦怆伤的。诗人手中的笔甚至也无法将诗人心中的愁情排遣半分。而对比同时代同样漂泊凄苦的作家,在他们的诗歌领域很难体会到像蹇先艾诗中这样浓稠的愁绪。鲁迅、郁达夫、老舍、萧红、茅盾、王统照等以小说创作闻名的作家,都在诗歌领域有自己的一番见地。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与蹇先艾相似,一路坎坷,但在他们的诗中尚能找到一丝暖意。“七月里长起来的野菜,八月里开花了。我伤感它们的命运,我赞叹它们的勇敢”[7],萧红由微不足道的野菜折射对命运的坚持。“蕉叶清新卷月明,田边苔井晚波生。村姑汲水自来去,坐听青蛙断续鸣”[8],这首诗是老舍对乡村景物的真实描绘,清新的氛围与生动的画面使老舍在抗战的日子里找寻到了一番静美舒适的小天地。虽然萧红和老舍的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远远达不到蹇先艾那样的强度与力度,但正是这种内敛与平柔的情感流淌使诗人不自觉地代入,更能倾情于诗人的作品中。


其次,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远远不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书写大众化与民族化成为主流,现实主义手法成为主要的创作手法。蹇先艾在小说方面创作了《塘沽的三天》《平津道上》《残暴的遗迹》等短篇小说,以及《抗战儿女》《破裂》等中篇小说,对敌人的暴行表达了强烈的痛恨与控诉,展现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普通百姓。不难看出,对民族、百姓的关注是蹇先艾创作题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蹇先艾的诗歌创作中,除了《哀故乡》这首诗外,几乎没有涉足过此类题材的创作。蹇先艾的诗歌以个人抒情为主,而很少关注社会、民众这样的大题材创作。以蹇先艾与同时代作家诗歌创作对比来看,这不得不视为其诗歌创作的一个缺点。冯至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史上著名的诗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歌,并拥有“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美誉。但在大后方的现实生活下,冯至《十四行集》的第八首《一个旧日的梦想》与第九首《给一个战士》,都是在脱离个人主观抒情的情绪下对战争的客观思考。大后方的所见所闻促使诗人不得不将人的现实生存情况在诗歌中真实地还原,与冯至前期的诗歌风格相比有了明显改变。老舍的《雪中行军》《新青年》《为小朋友们作歌》《丈夫去当兵》等诗歌拥有了小说创作所无法具有的鼓舞性,对全民抗战具有重要的刺激作用。很明显,在大环境背景中,诗人、作家的转变是普遍存在的,但在蹇先艾诗歌中与大社会现实环境的联系疏远,很少书写与主流创作主题相关的诗歌。而更多地在诗歌中抒发自身的悲情,诗歌的格局与审美价值自然存在不足。


再次,蹇先艾诗歌语言、意象多平淡直白。蹇先艾的诗歌几乎没有抽象化的语言,诗歌简洁易懂。蹇先艾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得到了许多著名作家的提携与指导,朱自清、梁启超以及文学研究会的其他学者们都对蹇先艾的诗歌进行过点评与支持。蹇先艾因叔父关系与徐志摩结识,共同创办了《晨报诗镌》。蹇先艾早期的许多诗歌作品常发表在此刊,并且受到徐志摩等的精心指导,因此他的诗歌某种程度上更多是受徐志摩等新月诗人的影响较深。就夏季诗歌而言,蹇先艾书写夏季是以哀景哀情为主,诗歌语言较为平白,流泻的几乎都是宣泄式的愁绪。徐志摩同样书写了有关夏季的诗歌——《夏日田间即景》,这首诗歌诗人作于英国剑桥附近一个小村庄,诗歌语言和意象与蹇先艾形成鲜明对比。“柳林青青,南风熏熏,幻成奇峰瑶岛,一天的黄云白云,那边麦浪中间,有农妇笑语殷殷。”[9]开篇的叠词就给夏季的村庄吹来了凉爽的清风,云朵、麦浪与农妇的完美融合构成了一道清新的自然田园风光,体现了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所主张的绘画美与音乐美,显示出较强的直观性与审美性。结尾的“南风熏熏,草木青青,满地和暖的阳光,满天的白云黄云,那边麦浪中间,有农夫农妇,笑语殷殷”[9],与开头形成呼应,更是将这片鲜活质朴、闲适怡然的田园生活写得如画一样灵动。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然清新,在诗中勾勒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充满灵气的夏日村庄。徐诗未用一词体现自己的情感基调,读完只觉神清气爽。蹇先艾的夏季诗每一首都充斥着孤独、寂寥、愁郁等词语,注重对情感的倾泻。显然徐志摩这首诗无论是从语言、意象还是情感色彩方面明显比蹇先艾的夏季诗显得更为生动。


蹇先艾诗歌创作上的这些不足在小说与散文中得到了很好的弥补,其诗歌语言的简练与敏感的情思,使得他的小说具有了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水葬》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甚至有些平淡,但为何得以在众多乡土小说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便是得益于蹇先艾的小说言语亲切,叙述的故事仿佛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一样,带来了一定的参与感。其次便是情感的真切。骆毛的无助、群众的冷漠、骆毛妈的盼望以及作者隐忍的愤慨与痛心,全都浓缩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容纳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最后,在众人的观望与说话声中完成了“水葬”这一酷刑,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人性与刑罚的残忍。蹇先艾在小说创作中完美地弥补了其诗歌创作的劣势,将诗歌创作与小说创作巧妙地联合,不得不认为这是蹇先艾前期诗歌创作经历所带来的经验与价值。


蹇先艾以书写有关贵州的乡土小说闻名文坛,其在小说领域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新诗创作的积极青年之一,蹇先艾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求学时期。虽然诗歌数量有限,但诗歌清冷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独特的蹇氏魅力。尤其是蹇先艾对夏季诗这一独辟蹊径的描写,在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之间开创了新的写作方式,“悲夏”成为一种新的寄托季节之感的主题创作。在他的夏季诗歌中,夏季成为“沉郁”的代名词,萦绕的是幽冷愁郁之感,传达的是孤苦哀闷之情。通过对其笔下的夏季诗进行研究,我们能够从他的夏季诗中捋清诗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历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窥探到诗人的创作心态,这为我们全方位了解、分析蹇先艾的创作提供了可靠的素材,也有利于我们重新认清蹇先艾在现代文学创作上的地位。


版权所有:留学生编程辅导网 2021,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QQ:99515681 电子信箱:99515681@qq.com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从网络整理而来,只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