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QQ:99515681
  • 邮箱:99515681@qq.com
  • 工作时间:8:00-23:00
  • 微信:codehelp

您当前位置:首页 >> Python程序Python程序

日期:2019-11-07 11:26

回顾历史, 在中国的加拿大研究学者中间, 从事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数最多, 致力于加拿大研究的时间也最长。从有计划地译介加拿大文学到专门研究某个作家或专题, 已有近20年的历史, 所取得的成果也相当可观。1984年, 在中国首批留加学者的支持和配合下, 中国加拿大研究会正式在四川外语学院成立, 当年的加拿大文学研究领域汇集了绝大多数学者。1987年, 第一任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会长蓝仁哲先生在应邀参加《世界文学》组织的“中国作家读外国文学”笔谈栏目时, 着重强调了加拿大文学及其享有国际声誉的加拿大作家, 希望更多地介绍他们的优秀作品。后来在中国外国文学界享有独特地位的《世界文学》两次以“专辑”形式刊登加拿大文学研究作品, 无疑促进了国内对加拿大文学的认同, 对其作品在我国的接受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1]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加拿大文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加拿大文学研究在中国的二十年走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由初期的起步阶段, 到高潮阶段再到目前的保持阶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近十年来加拿大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一、 博士论文

迄今为止, 在中国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和世界文学博硕学位授予名录中, 绝大多数综合类高校还未专门列有加拿大文学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或世界文学的学生可以撰写与加拿大文学研究相关的论文。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 南京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陆续培养了一些年轻的加拿大文学学者, 但是这种状况仍然局限了加拿大文学研究在中国广大青年学者中的范围和层次。

本研究于2008年2月进行, 数据采样的范围为中国最大的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人文社科类目录所收录的我国各大高校从1999年至2008年期间上传的有关以加拿大为研究专题的博士论文。[2]笔者分析后得出以下发现:

在横向研究中, 当按主题为“加拿大研究”在人文社科类目录中进行检索后发现, 此数据库收录以加拿大为研究专题的博士论文共124篇, 其中以加拿大法律、公共政策、多元文化主义、双语教育、地方主义等研究为主。而按主题为“加拿大文学”进行检索, 此数据库所收录的博士论文仅为1篇, 并且还不是专门研究加拿大文学。在这篇《诗学视野中的北美新华文文学的文化进程》 (陈涵平, 2004) 博士论文中, 撰写者主要从诗学的角度对北美 (美国和加拿大) 新华文文学的文化进程进行了分析。[3]

令人欣慰的是, 不久前, 在刚刚结束的2008加拿大文学研讨会上, 吉林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潘守文博士带来了2007年11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博士论文专著《民族身份的建构与解构——阿特伍德后殖民文化思想研究》。这篇博士论文可以说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以加拿大文学为选题的论文。

此调查结果不得不使我们瞠目结舌:加拿大文学研究在中国的二十多年里拥有了丰硕的成果, 全国各大高校有着著名的以加拿大文学研究为主攻方向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而在高层次领域进行加拿大文学研究的研究者却寥寥无几。

二、 硕士论文

笔者继续检索了CNKI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与博士论文相比情况稍有改善, 在此数据库中, 以“加拿大文学”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共检索到72篇。[2]通过对这72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撰写主题、导师、毕业院校、学位授予时间等方面的研究后发现, 近十年来的硕士论文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从事加拿大文学题材研究的学生以国内个别院校、个别导师指导的学生为代表, 加拿大文学研究在中国的普及面还较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以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傅俊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为代表。以从1998年至2007年期间傅俊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研究参本:在32人的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 有多达13人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加拿大文学为选题, 包括阿特伍德研究、劳伦斯研究等, 主要以阿特伍德作品研究为主。如, 走出冰封世界——解析阿特伍德小说《猫眼》中的二元对立 (尤蕾, 2004)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羚羊与秧鸡》中的生态关怀和叙事灵活性 (张沫, 2005) ;论加拿大女作家苏伦斯的“马纳瓦卡系列小说” (吴芳, 2002) 。

第二, 加拿大文学研究的领域本身比较广泛, 而检索结果却表明上文所提到的全国范围的这72篇硕士学位论文中绝大多数集中在阿特伍德作品研究上, 主要从不同的文学理论角度对阿特伍德其人其作进行研究, 包括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除了阿特伍德研究以外, 涉及弗莱等文学理论研究、加拿大戏剧研究等的论文寥寥无几, 尤其是加拿大华文文学的研究则为零。与美国华裔文学近年来的繁荣相比, 加拿大华文文学的发展毫不逊色。但是, 绝大多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还只是对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兴趣浓厚。检索1998—2008年的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后发现, 仅以美国华裔文学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就有140篇。

第三, 部分青年学者 (研究生) 在进行硕士学位攻读时研究方向为加拿大文学, 但是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却中止了加拿大文学研究而转向了其他领域, 这一现象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三、 期刊论文

加拿大文学研究的成果体现, 除了上文论述的博硕论文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期刊论文发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加拿大文学”研究专题的各级各类期刊论文数量为184篇。[5]

通过分析, 笔者得到以下几点发现:

第一, 期刊论文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小说作品研究 (以阿特伍德作品研究为主) 、诗歌研究 (以联邦诗人为主) 、加拿大戏剧研究、文学理论研究 (以弗莱研究为代表) 。

第二, 期刊论文的作者中以加拿大文学为主攻研究方向的学者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数量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 多以随意性地研究为主而非持续性的以加拿大文学为研究方向。

第三, 论文发表的期刊类型。绝大多数的论文发表在普通刊物上。CSSCI来源期刊中外国文学目录下共有核心刊物6种。这些刊物仍以发表英美文学研究类的论文为主, 加拿大文学研究论文还处在此类核心刊物的边缘。以《外国文学评论》为例, 此刊物只在1999年第1期上发表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朱刚教授的《琳达·哈钦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仅发表了5篇有关加拿大文学研究的论文;《外国文学》一共发表了6篇, 且时间以2003年以前居绝大多数;《当代外国文学》则在中国加拿大文学研究的顶峰时期 (2000—2004) 发表12篇学术论文, 但自2006年以来只有1篇论文见刊。此类核心权威期刊对加拿大文学研究论文的有心或无心的冷落、漠视, 影响了绝大多数高校学者从事加拿大文学研究的热情, 进而影响着中国加拿大文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四、 著作和译著

近年来, 中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在整个大气候的低沉时期还是取得一些成果, 这主要是老一辈的学者仍然坚持文学研究这块阵地而未轻易放弃。例如:山东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德教授的专著《加拿大戏剧研究》 (1999) ;傅俊教授的专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 (译林出版社, 2003) ;《傅俊文学选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这部作品的第二编“加拿大文学与文化”包括了作者所撰写的14篇加拿大文学与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 ;南京财经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赵慧珍教授的专著《加拿大英语女作家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6) 等。以上著作的出版, 均在学界引起了轰动, 将中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同时提携了青年学者的研究。

译著方面的成果主要有:蓝仁哲先生的译作《大大方方的输家》 (译林出版社, 2003) 。宁波大学加拿大研究所 (原宁波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所长赵伐教授的成果颇丰:《大雄的诱惑》 (重庆出版社, 2001) ;2004年该出版社重拳出击推出了赵伐和他人的合作译著《天伦之爱》、《孩子间的仁爱》、《车站街下的黑夜》。2006年该出版社又出版了其译作《纽约的探险家——加拿大获奖文学丛书》以及《梦碎之地——加拿大获奖文学丛书》。同时这十年来南京财经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冯建文教授和赵慧珍教授合作, 完成了译著《燧石和羽毛——艾米莉·波琳·约翰逊诗全集》 (2000) 、《分居时期》 (2002) 、艾米莉·蒙塔古往事录 (2006) 。可喜的是, 一批中青年加拿大文学研究学者的作品也层出不穷。其中有南京师范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杨昊成的译著《猫眼》 (2002) ;韦清琦的译著《羚羊和秧鸡》 (2004) 。一系列译作、译著的推出, 积极推动着中国学者进行加拿大文学研究。

五、 省级以上课题

在1993—199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外国文学) 中, 以加拿大文学为研究课题的科研项目为零, 而近十年来实现了零的突破。

傅俊教授主持的1999年度国家社科规划课题《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研究》已结项;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史》 (1—5卷) 中的“加拿大文学史”部分, 已结项。冯建文教授和赵慧珍教授主持的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拿大英语文学发生与发展研究》已结项。

笔者通过横向对比发现, 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面, 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研究除外的非主流的外国文学研究 (如德国文学、法国文学) 相比, 加拿大文学的研究项目获得立项的数目还显不足。例如, 在2001—2005年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外国文学类131个项目中, 涉及法国文学的有12项, 占9.16%。[6]

此外, 全国各加拿大研究中心获得加拿大政府资助的加拿大文学研究科研项目较为丰硕。以兰州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为例, 在1998年至2006年期间, 该中心获得以加拿大文学研究为课题的加拿大国际事务部委托项目达到4项。例如, 1998年, 胡慧峰获得加拿大国际事务部委托项目《加拿大儿童文学系列》 (翻译) ;1999年, 赵慧珍获得加拿大国际事务部委托项目《加拿大英语女作家研究》。宁波大学赵伐教授获得5项, 包括《迪威伯小说研究》、《加拿大文学大词典》、《加拿大文学研究与教学》、《加拿大历史题材英语小说》、《加拿大获奖文学作品译介》。这在国内的加拿大文学研究界还是走在前端的。[7]

六、 主要学术会议

1998—2008年, 我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界召开的专门以“加拿大文学”为主题的研讨会并不多。主要有以下一些学术会议。

1999年7月15—19日, 由内蒙古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共同主办的诺思洛普·弗莱国际研讨会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在内蒙古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主要探讨弗莱理论体系的学术价值以及弗莱在各国文学中尤其是中国文学中的接受, 大会收到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土耳其、南斯拉夫、印度等国学者论文40余篇。出席研讨会的有多伦多维利亚大学及弗莱中心主任简·奥格拉迪教授 (Jean O’Grady) 等多位国外著名弗莱研究学者以及国内以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副会长王彤福教授为代表的40余位教授、博士和硕士生。

2007年5月18—20日, 由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宁波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加拿大驻沪总领馆和浙江省外文协会等单位协办的“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召开。原国际儿童学会会长、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英语系主任约翰·斯蒂芬斯等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出席了此次大会。此次“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的顺利召开, 不仅将为国内外青少年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 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全国青少年文学研究的领域, 推动全国青少年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2008年3月28—30日, 由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主办, 哈工大 (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联合承办的2008加拿大文学研讨会在哈工大 (威海) 威海校区举行。来自加拿大和国内十几所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称得上是中国加拿大文学研究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加拿大文学研讨会。本次大会共收到33篇学术论文, 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加拿大文学的研究范畴和方向, 是一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七、 文学教学

文学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在中国推动加拿大文学研究影响深远。要保持加拿大文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让一批批学生了解加拿大文学、研究加拿大文学, 就必须为加拿大文学课程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原外文系) 起步最早, 留加学者黄仲文教授1980年从加拿大归来便率先开出了“美加文学”和“加拿大文学”两门选修课, 每期选修学生20人左右。为了配合教学, 还先后编写和出版了几种教材:《加拿大的英语文学》 (1981) 、《加拿大英语文学概要》 (1986) 、《加拿大文学作品选读》 (1986) 和《加拿大文学简史》 (1991) 。[1]但是笔者查阅了最新版本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学计划和研究生教学计划后发现, 目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不再开设有关加拿大文学方面的课程。[9]从上世纪80年代末加拿大文学教学的领头羊发展至目前的状况,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不仅如此, 目前文学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 还有谷启楠编选的《加拿大短篇小说选读》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郭继德编写的《加拿大文学简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和《加拿大英语戏剧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 王彤福主编的《加拿大文学辞典》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等。以上教材和参考书大多以原文注释方式或用汉语编写, 一般适用于本科层次, 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方面还显得层次稍低。[10]而且2000年以来还未出现相关教科书的出版, 这从一个侧面也能解释上文所讨论的部分青年学者 (研究生) 在进行硕士学位攻读时研究方向为加拿大文学, 但是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却中止了加拿大文学研究而转向了其他领域。

八、 中国加拿大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998—2008年, 我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具体如下:

第一, 我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近年来前进的步伐稍慢, 原因之一是缺乏图书和文献资料。各个高校还没有将加拿大文学方面的书籍作为购买的重点, 目前还是依靠加拿大驻华使馆的图书资助或其他民间组织的赠书途径。研究资源的缺乏,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者进行研究的深度。

其次, 目前我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的学术队伍的状况也不令人满意。专门研究加拿大文学的学者以中老年学者居多, 如四川大学的蓝仁哲、南京财经大学的冯建文和赵慧珍、南京师范大学的傅俊、宁波大学的赵伐等, 他们属于在中国进行加拿大文学研究的第一代人, 是加拿大文学研究在中国二十年历程的见证人。而加拿大文学研究的学者队伍没有形成有效的梯队建设, 能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青年学者较少。同时, 有些加拿大研究中心的学者已转行进行其他加拿大热门专题的研究或转向传统英美文学方向。

第三, 加拿大政府对文学研究的重视度。近五年来加拿大驻华使馆在“中加学者交换项目”、“加拿大研究专项奖”、“加拿大研究发展基金”等项目的遴选上对加拿大文学研究项目较为冷落, 这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学者致立于加拿大文学研究的积极性, 进而转向热门的研究领域或就此停顿。而在初期加拿大政府对文学的资助颇为重视, 一批前辈都是上述项目的受益者, 出了一批成果。这从一定程度也可以解释有些青年学者将加拿大文学研究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 而在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时又回到英美文学方向。

第四, 加强媒介建设, 发挥现代传媒的宣传作用。2004年由宁波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办、加拿大外交部资助的加拿大文学网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加拿大文学为主题的网站。该网站被国际加拿大研究会介绍为大陆第一家介绍、评论、交流加拿大文学的中文网站。除此之外, 中国加拿大文学的研究学者或对加拿大文学感兴趣的人很难找到有关加拿大文学主题宣传的中文网站。因此, 我们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及时对网站进行专门维护。

第五, 加强加拿大研究中心建设。绝大多数高校的加拿大研究中心为非实体科研组织, 这就存在着进行加拿大研究具有松散性和个体性的特点。目前, 加拿大研究中心的成员进行加拿大文学研究的数量存在下降趋势。近年来国内以文学研究为强项的加拿大研究中心只能以少数几个中心为代表。对于加拿大文学研究的重视有赖于加拿大政府的重视和各个加研究中心主任的积极引导。南京财经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中心筹备于2005年, 与国内其他中心的成立时间相比, 可以说是相当的迟了。但是该中心在原兰州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冯建文教授和赵慧珍教授的扶持下, 发展相当迅速。冯建文教授不定期举行座谈指导青年学者进行加拿大文学研究。仅2007年度, 该中心有两个文学项目获得南京财经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两课题获得加拿大研究发展基金项目, 发表文学主题学术论文5篇。一成员获得2008年度“加拿大研究专项奖”。

第六, 学者们还需加强自身学术修养。目前, 绝大多数学者只热衷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过窄导致文学研讨的共鸣性较弱。

结 语

正如蓝仁哲先生在宁波大学召开的“加拿大当代文学国际研讨会”所作的主题报告结尾所呼吁的那样:“加拿大文学要在中国牢牢地站住脚跟, 并从边缘向主流靠近, 加拿大方面还应当像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样, 继续关注和扶持中国的加拿大研究团体和出版机构, 以利于中加之间作家、翻译家和学者的交往, 以利于加拿大优秀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出版。那种轻视文学、文化交流而过分偏重经贸往来的观点是目光短浅的, 不足为法的。”

是否坚守文学研究阵地, 如何坚守文学研究阵地, 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们相信, 从现在开始, 经过中老学者和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版权所有:留学生编程辅导网 2021,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QQ:99515681 电子信箱:99515681@qq.com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从网络整理而来,只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