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QQ:99515681
  • 邮箱:99515681@qq.com
  • 工作时间:8:00-23:00
  • 微信:codehelp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其他

日期:2023-05-31 09:10

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文学地理学主要“从地理和空间角度研究文学,从而开拓文学批评视野,更新文学批评与研究的方法,变革文学批评与创作的观念,让文学批评与研究回归到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正常方位,并促进文学创作与传播的良性循环”(邹建军,2017)。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讲,是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曾大兴,2017)。“文学地理学”这一概念首先是18世纪中叶由康德在《自然地理学》中提出来的,但是,在西方文学和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没有在关注中被聚焦和放大,没有最终促成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立。而在中国,文学地理学从产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本土性”。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首先提出“文学地理”之说,经刘师培、金克木、袁行霈、杨义、曾大兴、梅兴林、夏汉宁、陶礼天和邹建军等大批学者的努力,现已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理论术语、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特别的研究方法的文学研究新学科(李仲凡等,2021)。


一、国内外文学地理学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很早就有人从地理空间角度研究文学现象。19世纪初,法国著名学者斯达尔夫人在《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从地理环境角度研究欧洲文学,对后来的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文学地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942年迪布依的《法国文学地理学》和1946年费雷的《文学地理学》中,之后“文学地理学”理论开始在法国兴盛。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生理论空间转向之后,大量从文学地理视角研究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成果出现。波确德·维斯特伏是法国文学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2009年10月,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的歇乐·科洛应邀到北京师范大学做了文学地理学讲座,介绍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领域。“美国、日本等地也有积极从事文学地理批评的学者,罗伯特·泰利是美国从事文学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李仲凡等,2021)


国内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得益于2011年由60多位学者在南昌成立的“中国文学地理学会”。截至2021年,已经开过10届年会,出版《文学地理学》8辑。曾大兴、杨义、夏汉宁、陶礼天、邹建军等一大批学者借鉴吸收国外文学地理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涵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从事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构,在中国古典文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杨义对文学地理学的“中国意义”做了深入思考,曾大兴对文学与气候的关系、文学景观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邹建军教授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理论及批评术语,在批评和研究中外作家的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科研院所也开始培养文学地理学的专业人才,例如杨义、梅新林、邹建军等积极培养文学地理学方向的研究生,广州大学曾大兴教授开设了“文学地理学”本科生课程。


二、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文学地理学呈现

文学地理学批评,“是运用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文本分析为主,同时兼顾文本创作与传播的地理环境的文学批评实践”(曾大兴,2017)。随着20世纪西方地理学出现的“文化转向”与人文科学“空间转向”的相互交叉融合,地理空间的相关概念逐渐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内容和实践中。采取文学地理学视域参与到文学批评理论的构架中去,是文学批评理论的一种新形态。随着文学批评理论的不断发展,文学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开始有了不同的侧重,其中最常见的理论视角可以分为文学视角和地理学视角,地理学视角则更具科学理性价值特征,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当中,相比于传统文学理论更加新颖和独特。不过,无论何种理论方式,最终视角都会聚焦到文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和交互当中,尝试重新建构环境体系、空间结构和文学之间的关系,试图完成对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情况的解析。


1.“地理中心”模式的文学建构

所谓“地理中心”是以地理价值的人格化作为文学诉求视角进行文化理论体系架构。在西方整个文学创作理论体系当中,人类主视角虽然是文学创作的核心,但是并非宇宙和自然表达的唯一中心,“地理中心”视角的文学理论方式认为人类主体地位事实上在文学世界当中并不存在,而以环境建构为前提所构建的在主体之外的地理“他者”虽然拥有虚拟特性,但却是文学价值隐性作用的内核。传统西方文学理论在针对空间文学进行的论述中,更多将人的主体性融入其中,主张空间文学本质上有着为自我意识服务的特征。但是在二战以后,城市受到战争蹂躏,面临重建。在历史进程中,都市空间的变异逐渐进入文化关注领域,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取向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审视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现象学研究针对形象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开始放弃从人的主体性视角出发进行空间审视的观念;拟态化的虚拟他者逐渐取代作者原本主体地位;以Moura为代表的镜像失真论调出现,认为人的主观视角导致了客观他者的异化。而对于文学来说,他者空间的异化需要借助理论手段进行还原,因此发生了认知主体的迁移。


而“地理中心”的概念则是在文学地理当中进行人的主观性和地理客观的主体性之间的剥离,相应的,西方文学理论中开始出现了面向地理学科的跨学科框架构建,相关文学理论者开始将全局空间视角纳入文学地理理论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地理为中心和主体性的理论系统。相比于传统文学理论,“地理中心”的文学理论更多从空间表征和地理参照来进行地理认知,再借助地理空间的跳板,来完成对文学的回溯。


2. 西方文学批评中的“地层学”特质

如果说“地理中心”视角是在传统文学理论和后现代地理学科概念之间因主体性迁移而形成的框架体系的变化,仍然试图进行文学与地理学不同视角间的架构平衡,那么“地层学视角”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分析则全然属于地理学科体系。在地理学学科系统当中,“地层学”通常以岩石底层为区分,进行不同地质年代的认定。岩层形成的过程能够反映地质年代和相关地质成因,进而更好地进行对地球的认知。


在文学地理学中引入单纯的理性视角,实际上很难完成文学的回归,但是在西方文学理论领域,将“地层学”体系当中的时空观进行了重新整合,借由“时空体”(Chronotope)理论系统将艺术价值与理性真实进行融合,从而构建了基于时空观进行艺术反观的空间探索的理论范式。法国利摩日大学波特兰·韦斯特法尔在论述中将其称为一种文学艺术的“时空图式”(齐艳,2020)。


而在文学语言层面,时空之间的分布均衡性成为文学作者在语言运用中需要进行确立或打破的对象,文学创作常常利用语言结构来实现对既有时空观的重塑,进而形成一种具有不同于一般时间认知的“时间诗学”价值,这种价值使得时空体开始以新的客体形式融入主体创作中,成为一种环境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动态交互。对于文学地理学来说,这种来源于时空的交互最终呈现为地理进程与演化之间的交叠特性,开始注重时间维度对空间的重塑,文学地理开始更多纳入时空变异下的文学变异。文学地理学理论开始拥有了打破传统时空二元结构逻辑系统的新的模型,这种模型在文学表现上的异动成为其与地理学科体系地层构造的异动相适应的表现思维。


3.“多重聚焦”理论视角

相较于前两者或从文学地理的平衡出发或从单纯的地理学科体系出发,都不是基于文学层面的理论视角,而“多重聚焦”则从文学主体价值层面出发,强化文学创作对外界的“凝视”,文学理论在“凝视”中开始形成内源、外源或异源的差异化判断。哲学家福柯从社会架构视角出发,对“凝视”价值进行了解构,他认为“凝视”的本质是可见性的客体价值的形成,而在社会架构中,“凝视”的可见性最终形成了社会规训,并塑造了权力。这种塑造是主体发出同时形成了外部作用的价值系统,完成了内外部的体系联结。


而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无论是文学地理学创作还是其他文学创作,其中文学主体性都可以最终以“主体凝视”来实现内外部的联结,进而完成基于“凝视”的主体与他者之间的重构。在文学地理当中,“多重聚焦”所带来的“凝视”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论体系建构:其一,需要进行“个人视角”的凝视解析,认定其所处的环境建构所带来的空间限制,明确其作为作者主体所完成的地理环境的认定方式;其二,“多重聚焦”需要进行网络透视,进入宏观的文学理论当中。但宏观理论需要规避理论泛化风险,因此文学地理当中的理论维度应当回归到积极效用,进而消除宏观文学地理理论中的整体性价值导向,避免产生族群乃至民族层面的价值定性。因此文学地理学理论一定要建立在单一“主体凝视”视角当中,尝试借助“多重聚焦”的方式来引入宏观框架,实现对“多重视角”的认知整合,在突破局限的同时,也能够避免越界。


三、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的代表

1.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地理学理论体系

弗兰克·莫莱蒂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当中,主要从空间关系视角出发,深度分析文学场景中地理环境对创作的建构或影响作用,提出了“文学绘图”概念。该概念主要将地理学中的地图学进行拆分,并提出文学中艺术地图的本质是一种具有第二语言功能的认知绘图。他认为地理学科中的地图学有着空间维度的认知作用,是把握认知、形成认知的基本过程。而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地图所形成的图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文学的演化进路,使得文学在地图认知和展现层面拥有多重空间。文学既隐含了地图绘图中的图本空间,同时也有着文学表述层面的文本空间,以及在文学价值背后隐含的隐喻空间。而三者之间的维度交融,最终构成了具有绘图认知特性的文学表现形式。


“文学绘图”的理论概念主要是通过地图与文学文本的结合,对现有文学文本当中的空间属性进行最大限度的拆解,进而完成文学阅读方式的改编。一方面,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其内在的逻辑,整个逻辑构成实质上是以结构串联形式完成,因此其中包含了明确标的节点变化;另一方面,“文学绘图”中的地图呈现将使得原本来源于空间的结构标的开始能够以直观地图的方式进行元素呈现,再回归到环境地图展示中,形成新的文学风貌。这种具象化绘图文学将会改编原有的文学认知模式,建构起新的文学视角。


2. 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地理学理论体系

与弗兰克·莫莱蒂的视角不同,罗伯特·泰利尝试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中引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制图理论概念,并改进理论系统,创新了“文学制图”理论视角。同时罗伯特受到詹姆逊关于空间认知和空间想象等理论的影响较深,他的文学制图理论体系对詹姆逊的整体性社会把握和后现代主义的社会认知碎片化锻炼进行了理论融合,提出文学创作存在的空间迷茫和焦虑的主体性,因此在后现代条件中形成了地图形式的美学实践和政治实践,塑造了新的文学形态。


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提出,文学地理理论的核心重点主要是对于文学空间虚构的认定,并结合文学特征实现对地理空间的再现。在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文学创作者实际上是完成了对真实地理环境和环境中各类要素的最后整合。因此,“文学制图”实际上是地理层面的文学创造逻辑,而运用“文学制图”理论视角进行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相当于找到了打开空间主体认知下文学诉求的“秘密钥匙”,使文学作家通过文学手段制作虚拟地理元素得以实现。


四、交叉学科视域下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演化进路

随着文学地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唯物史观为视角的环境建构理论开始走入文学批评理论视野当中,越来越多的文学理论者开始支持主体迁移的文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环境建构的文学体系价值,相应的文学批评理论内容也需要依托建构元素——地理进行前置移动,使批评视角从单纯的文学框架当中脱离出来。同时,完全不纳入文学考量的文学地理学理论将不具有文学认知能力,因此,结合交叉学科进行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平衡架构,成为当前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主要进路。


五、结语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带给国内现代文学理论以丰富的经验价值,在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和完善的过程中,应当尝试以新的理论框架为先导,引入更多本土化文学价值观念,注重差异化的文学视角建构,借助交叉学科建设引入环境影响塑造的内生特性,不断完善新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学科,国内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文学。国内学者,如邹建军、赵晶辉、张立新、颜红菲、马礼霞、王海燕、刘丽娟、刘立辉、李美芹、陈富瑞、覃莉等从文学地理学出发做了一些英美文学研究,例如,邹建军和胡朝霞2013年出版专著《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庄文泉2017年出版专著《文学地理学批评视野下的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但是,总体上国内从文学地理学视角研究外国文学的实践还远远不足,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学地理学研究汲取和借鉴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资源,导致国内学界缺乏与地理学学科相称的全球性视野。北京联合大学王德领教授曾说,“文学地理学是从文学的内部生长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因此,国内文学地理学研究如何更多地与外国文学研究有机结合,实现“中西合璧”,是国内文学地理学界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版权所有:留学生编程辅导网 2021,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QQ:99515681 电子信箱:99515681@qq.com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从网络整理而来,只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