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QQ:99515681
  • 邮箱:99515681@qq.com
  • 工作时间:8:00-23:00
  • 微信:codehelp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其他

日期:2023-05-26 11:14

201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充分肯定了课程思政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国高校迅速掀起有关课程思政的探究热潮,各学科教师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在各门学科中,文学因其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获得了学科教师的高度关注,大家普遍认为:优秀的文学经典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情感共鸣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式思政效应。但是,高度关注并不等于成功实施,近年来高校中文学经典的教学现状已经表明:如何将这种思政效应落到实处,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笔者逐渐体会到,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更有利于践行文学经典的浸润式思政效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为文学学科的育人优势。


一文学经典的高校教学现状

“什么是文学经典?简单来说,就是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批作品。”[2]“有些作品红极一时,但算不上经典。……真正称得上文学经典的,那是经过历史检验,一代代人选择,享有盛誉,世有公论的作品。”[3]作为世有公论的优秀作品,文学经典必然凝聚着人类的精神理想和文化精华,通过阅读和学习文学经典,学生可以得到文化陶冶和精神升华,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所以,在各个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文学经典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即使到了大学阶段,文学经典仍然是中文专业课程和非中文通识课程的教学重点。而且,深入心灵的情感化特征决定了文学经典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浸润式思政效应,理当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亮点。但是,从目前高校的文学经典教学状况来看,这种天然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灌输式的课堂氛围、知识性的考核内容、单一化的评价指标阻断了学生心灵与文学经典之间的深度交流,为浸润式思政效应的产生设置了重重障碍。


灌输式的课堂氛围是阻碍文学经典浸润式思政效应的最直接因素。尽管高校教师已经普遍意识到了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但是,为了在有限的课时中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教学内容,多数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文学经典教学:课堂仿佛是教师一人的秀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听众。这种单向的灌输式课堂虽然便于全面覆盖和文学经典相关的各项教学内容,但是必然会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能动性造成不良影响。而学生的能动学习和深度参与则是文学经典浸润式思政效应得以产生的必要前提: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学经典展开探索时,文学经典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产生浸润式的思政效应。可见,灌输式的课堂氛围已经成了文学经典浸润式思政效应的直接阻力。


与灌输式的课堂氛围相伴随的,是知识性的考核内容和单一化的评价指标。毋庸置疑,每一部文学经典都是灌注着鲜活情感和丰厚意蕴的人文佳作,是价值结构而非知识系统。但是,很多高校教师似乎忘记了这一点,在围绕着文学经典设计的试卷内容中,他们往往会将那个完整的意义世界拆分和细化为一个个概念化的知识点,一味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那些琐碎的史料信息和固定的命题论断,这与文学经典的育人功能和思政效应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而且,对学生的文学经典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满足于灌输式教学和知识性考核的教师往往会将卷面分数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固然简化了操作程序,便于教师更为快捷地统计评价结果,但是也必然会进一步遮蔽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丰厚意蕴和人文价值,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所谓的文学经典学习,就是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化的知识点。尽管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完全忽视文学经典的情感性和人文性,但是,知识性的考核内容和单一化的评价指标还是会大大弱化学生进行文学探索的积极性。可以想见,当学生顺着这种考核评价思路,将文学经典视作知识容器时,就必然会以概念命题的记诵代替价值意义的探究,文学经典深入心灵的浸润式思政效应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可见,在灌输式的课堂氛围、知识性的考核内容、单一化的评价指标等因素的制约下,很多高校的文学经典教学并未获得理想的浸润式思政效应,通过教学改革将文学经典内蕴的思政优势落到实处,仍然是任课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以对分课堂模式发挥文学经典的思政优势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如果高校教师在文学经典教学中合理运用对分课堂模式,就可以有效规避灌输式课堂氛围、知识性考核内容和单一化评价指标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使教学体现出较为理想的浸润式思政效应。具体而言,对分课堂模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文学经典的思政优势:


第一,以科学的教学安排促进学生对文学经典思政要素的内化吸收。


较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分课堂模式更强调以科学的教学安排推动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在讲授(Present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Assimilation)环节,”“让学生在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4]显而易见,学生有效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是文学经典浸润式思政效应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只有借助有效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实现与文学经典之间的深度交流,才能积极主动地发掘、领会和吸收文学经典的思政要素,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理想和道德信念,这种内化吸收就是文学经典浸润式思政效应的集中体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个性化自主学习都能有效实现对文学经典思政要素的内化吸收,离开了科学的教学安排,学生围绕着文学经典所展开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就成了没有方向的浮木漂萍,这种无方向的学习显然无助于文学经典思政效果的顺利达成。而对分课堂科学的教学安排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使之成为学生内化吸收文学经典思政要素的理想途径。


对分课堂教学安排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等环节的相互配合。具体而言,在文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纲挈领的讲授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基本的内容和方向,既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注意到文学经典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又可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空间,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节奏围绕着这些思政要素展开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对文学经典思政要素的内化吸收。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此时的内化吸收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程度,教师还需组织学生汇报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成果,鼓励他们发表不同意见,展开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思想碰撞中修正和深化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学经典思政要素的内化吸收。可见,只有在教师讲授、讨论交流等环节的配合作用下,学生自学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对分课堂科学的教学安排既是学生有效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基本保障,又是文学经典浸润式思政效应的产生条件。


第二,以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和多维度的评价指标推动学生深入探索文学经典的多重思政内涵。


“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也要求考核方式做相应的调整。”[5]对分课堂增加了平时考核,围绕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建立起了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和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将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成果、课堂汇报及讨论交流表现都纳入考核评价范围,不仅弱化了卷面分数的评价意义,摒弃了一考定音的成绩评定方式,而且摆脱了对知识性考核内容的过度依赖。以之作为文学经典的考核方式,既有助于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够大大强化学生进行文学探索的积极性:无需教师多加强调,学生就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无论是高水平的自主学习成果,还是出色的课堂汇报及讨论交流表现,都离不开深入的文学探索。在深入探索文学经典过程中,学生固然不会忽视史料信息等知识性内容的重要性,但是,较之固定的史料信息和命题论断,他们更愿意去发掘经典内部更为鲜活丰富的价值意蕴,因为,对价值意蕴丰富性的发掘和探讨才是决定其学习成果水平和汇报交流表现的关键因素。当学生将文学经典视为价值结构而非知识系统时,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会围绕着文学经典的多重思政内涵展开深入探究,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思政内涵的体会和理解也渐趋深刻,文学经典浸润式的思政效应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实处。


可见,对分课堂模式的确可以使高校文学经典教学有效规避灌输式课堂氛围、知识性考核内容和单一化评价指标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体现出较为理想的浸润式思政效应,发挥出文学经典特有的思政优势。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授课教师的合理运用才是对分课堂模式在文学经典教学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对分课堂模式下文学经典思政优势的践行策略

高校文学经典教学能否借助对分课堂模式获得较为理想的浸润式思政效应,关键在于授课教师的合理运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内涵引导、体会探究、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等方面谈谈对分课堂模式下文学经典思政优势的具体践行策略。


首先,对分课堂始自教师讲授,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能否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充分注意到文学经典的思政内涵,是教师能否有效践行文学经典思政优势的首要前提。具体说来,要实现内涵引导,教师就必须从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忠于文本,杜绝附会。教师要从文本出发,深入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切忌先入为主地将思政概念机械附会到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中;第二,以情感人,避免说教。为了引导学生充分注意到文学经典的思政内涵,教师需要围绕着发掘出来的思政元素进行适当的讲授。这种讲授绝对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那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文学本身就是情感化的存在,教师应该根据讲授内容的特征,设计出最能打动学生情感的讲授方式,使学生在情感共鸣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价值引导。第三,点到即止,做好留白。围绕文学经典的思政内涵展开情感化讲授时,教师要懂得提纲挈领,不能讲得太细太满,既要起到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体验和探索空间。


其次,在以讲授实现内涵引导的前提下,教师要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围绕着文学经典的思政内涵展开深入的体会和探究。对于学生而言,这种体会和探究应该是一种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政要素的内化吸收,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节奏展开学习,不要过多地给学生设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介入学生的具体自学过程,只不过,这种介入应该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展开。具体而言,教师的隐性介入主要体现在自学材料的选择上:材料的选择往往会决定学生的研习方向,所以,教师可以多花一些心思,围绕着经典内容和从中发掘出来的思政元素,尽量选择那些有助于深化文学理解和价值思考的材料供学生研习,这样,无需教师全程提醒,学生就基本可以沿着教师预期的方向展开体会和探究,这种体会和探究本身就是文学经典思政内涵被内化吸收的过程,文学经典的浸润式思政效应即由此产生。


再次,在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着文学经典的思政内涵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交流互动一般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为了保证交流互动的有效性,笔者一般会提前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再根据这些情况,尽量将研习水平接近但思维特点不同的学生划分到同一个讨论组。如此,既可以避免因水平差异过大而使某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又可以在保障个体参与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生发出思想碰撞的可能,形成多元互动的讨论气氛。借助分组讨论中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互动,学生对文学经典思政内涵的理解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分组讨论之后,是全班讨论,每一组要安排代表介绍本组的讨论情况和共同问题,各组代表进行情况介绍时,笔者会适度地加以鼓励和点评,启发和引导那些持有不同观点的小组彼此质疑,相互辩驳,展开思想交锋,在思想交锋中,学生对文学经典思政内涵的理解往往可以达到新的高度,而文学经典的浸润式思政效应也因此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展开。


如此,在内涵引导、体会探究、交流互动等多个环节的作用下,文学经典的思政内涵越来越深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信念追求。但是,由于学生接受水平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还会存有某种思想困惑,为了确保思政内涵对学生思想人格的正向塑造作用,笔者非常重视最后的答疑解惑工作。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认识偏颇,而且可以进一步强化文学经典的浸润式思政效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进行答疑解惑时,千万不能忘记,在很大程度上,文学经典的浸润式思政效应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实现的,所以,答疑解惑不能采用纯粹说理的方式,而应该努力突出情感的力量,用充满情感温度的话语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化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以上是笔者以对分课堂模式践行文学经典思政优势时所采用的若干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在内涵引导、体会探究、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等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授课教师还需要时刻关注学情的具体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不断调整相关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此,文学经典的思政优势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践行。


四、结语

直入心灵的情感化特征决定了文学经典自诞生之日起,就天然地蕴含着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巨大力量。作为从事文学经典教学的高校教师,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充分发挥出文学经典在育人方面的特有优势,使文学经典的思政内涵切实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生命体验。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则为这一目标的达成开辟了有效的路径,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理应得到我们的充分重视与合理运用。


版权所有:留学生编程辅导网 2021,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QQ:99515681 电子信箱:99515681@qq.com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从网络整理而来,只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