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QQ:99515681
  • 邮箱:99515681@qq.com
  • 工作时间:8:00-23:00
  • 微信:codehelp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其他

日期:2023-06-09 08:54

1 引言

当下,外语学科正处于新文科背景下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守正与创新的两大任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进新文科建设,是创新发展的基本目标,而以守正、固本为导向的学科内涵建设,则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先守正,守正须固本。固本与创新应当兼顾,但就外语学科目前情况而言,重在固本,即加快完善学科内涵建设。无论是增强外语学科的人文学科意识,丰富外语学科的人文内涵建设,还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途径的创新发展,比较文学都有重要的学术启示意义,并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较文学与外语学科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中国的比较文学最早是从外语学科诞生并发展出来的1,吴宓、范存忠、方重、钱锺书、季羡林、杨周翰、王佐良等,都是外语专业出身的著名比较文学学者。比较文学在我国外语学科建设方面,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我国外语学科的学科理念、基本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初步确立,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6年,时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改称外文系)代理系主任的吴宓先生“参考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李赋宁,1998:2),制订出外文系的培养方案,“使我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走上了全面、系统、严格、科学的道路”(李赋宁,1992:7)。吴宓制订的外文系培养方案,体现了人文性、专业性、博雅通识、中西会通的特点,具有很明显的比较文学特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比较文学大发展时期,很多来自中文学科和外语学科的文学研究学者都加入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行列,共同创造了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辉煌。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划归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比较文学离开外语学科,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国际化以及外语学科的发展,都很不利。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明确了外语学科的五大研究领域,“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其中之一。比较文学回归外语学科,对外语学科内涵式发展来说,具有多方面意义。


2 比较文学有助于增强外语学科人文学科意识与内涵建设意识

长期以来,外语学科都是按语种来划分专业建设,专业意识较强,但学科意识淡薄。学科意识淡薄,就会导致重实践、轻学理,重教学、轻研究,重教学研究、轻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内涵建设。


外语学科内涵建设意识的淡薄,关键原因还是对学科性质认识的模糊,缺乏学科意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通常简称为外语学科。业外人士往往望文生义,认为就是“外语”学科,目的就是教外语和研究如何教外语。而业内对外语学科性质和内涵也不甚了了。长期以来的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外语教育模式,更是加深和固化了人们对外语学科的误解,认为外语学科没有自己的学科内涵,只是工具性、实用性学科。


“外语”,只是外语学科的语言特征,而不是外语学科的内涵。外语学科与中文、历史、哲学一样,都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集中体现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以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及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为研究对象。外语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分支,其学科内涵和性质应符合人文学科的内涵和性质,即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以外语和语言对象国的社会、历史、地理、文化、哲学、思想等为对象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培养这个领域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当下,新文科建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议题。外语学科要跟上新文科建设的步伐,学科内涵建设就显得非常急迫。就外语学科内涵建设而言,还有很多缺失和不足,如外语学科的理念需要更新,学科的人文视野和学术视野还比较狭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还不完善,教师的人文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不足,学生的人文修养、中文修养亟待提高,等等。


比较文学是在世界文学的视域里,以自觉的比较意识,对各种文学关系和类似的文学现象进行跨文化的文学研究。其研究目的,一是揭示民族文学的特质,二是寻求世界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因素和一般规律。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不是指高下、优劣的对比和评判,而是表示其广阔的人文主义视野、世界文学眼光和普遍联系的文学意识,以及发现文学间复杂联系、阐释其关系意义的途径和方法。


比较文学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文主义精神。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家艾田伯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Etiemble,1966:9)。比较文学有种博大的人文情怀,将各民族的文学、文化看成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这种情怀赋予比较文学宏阔的人文气度和眼光,正如弗朗索瓦·约斯特所说:比较文学“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是对文学、文学世界、人文生态环境、文学世界观的一种全面观照,是全面包含整个文化时空的一种视野”(Jost,1974:29-30)。二是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和互文意识。比较文学将各民族文学、文化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简单的聚合,而是以种种方式和途径建立起来的文学系统,其内部的各种复杂关系及其运动,使其成为一个文学有机体。三是跨文化性。欧洲的比较文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体系内进行的,而中国比较文学是在中西文化相激相荡中产生的,从一开始就体现出鲜明的跨文化特征。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性,与比较文学的目标密切相关,因为文学比较,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惟其是在不同文化系统的背景上进行,所以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张隆溪,1982:135)因此,跨文化不仅是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的显著特征,也是发掘世界文学深层问题的途径,体现了比较文学深刻的“问题意识”。四是跨学科性。比较文学有很强的跨学科意识。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钱锺书(1994:133)指出:“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人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在比较文学里体现得非常明显。


比较文学的这四个特点,为外语学科的守正固本、开拓创新带来深刻的启示:


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可强化外语学科的人文学科意识和人文意识,促进外语学科人文化改革。所谓“人文化”,就是针对过去片面强调外语专业学习的实用性、工具性,而坚持外语专业的人文学科性质和人文教育理念,按照人文学科内涵的要求,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文知识结构,增强他们的人文意识,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文基础。


比较文学的普遍联系意识和跨文化性,最便于将人文学科各个领域联系起来。外语学科的五大领域,不应彼此孤立,而应有内在的学术联系。外语学科开展比较文学,可与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国别和区域研究建立起学术联系,在外语学科范畴内,形成彼此系连、相互支撑的学术共同体。其内在的学术逻辑,就是跨文化视野和跨文化比较意识。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性,促使外语学科扩大学科视野,广泛借鉴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以及社会学、自然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丰富自己的学术体系,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创造外语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


总之,比较文学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广阔的世界文学文化视野、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互文性的研究方法、跨文化比较的问题意识,正可弥补外语学科在内涵建设和教学上的不足。


3 比较文学有助于拓展外语学科学术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与外语学科结合,可帮助外语学科教师拓展学术视野,而不局限于外语学科原有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海外中国形象与中国话语研究、国别和区域研究等,都是外语学科教师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外语优势,运用比较文学方法而大有作为的研究领域。


3.1 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比较集中在外国文学、作家在中国之类的课题,如王尔德在中国、劳伦斯在中国、萨特在中国、卡夫卡在中国,绝大部分都是考察某一外国作家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翻译、介绍、评论与接受,而缺乏对其在本国和其他国家译介和接受的考察。实际上,只有对王尔德、劳伦斯、萨特、卡夫卡等作家在其本国文学史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共时性考察,才能更深刻地阐明中国译介与接受的特点,在与国外同类情况的比较中,探讨中国为何如此译介和接受,对其深层的原因做出深入的分析。如果将“XX作家在中国”,放置在世界文学范围内来观察,还可发现仅在中国文学范围内考察所未能发现的问题。如对“王尔德在中国”的研究。研究者一般是梳理和描述王尔德最早是从何时译介到中国,中国文坛对王尔德是如何评价的。只从中国文学范围来看王尔德在中国译介的发生和发展,似乎中国的王尔德译介是偶然、自发的行为。但如果将王尔德放置在世界文学范围内来考察,就会发现实际上是受了当时世界文学氛围的影响。自 1905年起,欧洲各国便兴起了王尔德译介热,并一直持续至 20 年代中后期。王尔德作品进入中国的同时,在日本也获得了广泛的译介和传播。日本文坛对王尔德唯美主义文学的接受方式与变异,也影响了当时中国的留学生(如田汉等)对王尔德作品的认知和翻译策略。(袁丽梅,2019:48)。


类似的个案不乏其例。可见,要对中外文学关系的发生及“XX作家在中国”的特点做出客观而深入的研究,视野就不能局限于中国语境,而需借助第一手外文资料,考察中外文学关系发生的更广阔的世界文学背景。


3.2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是当下外语学科的热门议题。要提高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度,不能不加区别、不做具体分析地将“外国”看成是一个抽象的整体,从宏观上泛泛而论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策略和途径,而需要做到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而要做到“贴近”,就需要对对象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包括对其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宗教、民族性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它们与中国的文化关系、对中国的认知研究,建立面向对象国的学术研究体系,才能知道如何针对对象国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提升分众传播的实效。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当代文学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是当代中国的一个侧影,也是当代中国故事的艺术性表达。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研究,论者所关注的,大多是翻译与出版方面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翻译逐渐增多,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地位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海外更多的还是将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了解当代中国、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而比较忽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价值。这个现象,让我们对讲述中国故事有了一个新的思考,即我们不仅要让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故事,还应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叙事的人文品质和艺术魅力。这是仅仅通过提高翻译质量和数量、扩大出版发行渠道所难以奏效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与传播,需要增强分众传播的意识,针对具体的国家,深入到对象国的文化语境中,具体考察对象国读者的文学观、阅读偏好、接受度和期待视野,以对象国读者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在当代世界文学语境中,阐发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性及其世界文学意义。


3.3 海外中国形象与中国话语研究

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课题密切相关的,是对海外中国形象和中国话语的研究。海外的中国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在此过程中有哪些关于中国的言说,这些言说的来源是什么,又是如何衍生、变化的,形成了哪些关于中国的叙事模式和成规?海外的中国形象和中国叙事模式,对我们现在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有哪些影响和制约?这些研究,需要通过第一手外文资料,深入到对象国不同时代语境中去考察。从海外比较固化的中国形象、中国话语和叙事模式入手,考察其渊源,辨析其流变,分析其动因,找到它们对中国的偏见、曲解的症结之所在,就可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纠正曲解,消除偏见。


3.4 国别和区域研究

外语学科新增了“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应该说,这不是外语学科额外增加的内容,而是外语学科的“题中应有之意”。试想,如果外语专业学生仅学习了某个国家的语言,而对语言对象国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文化、民族性、宗教等缺乏应有的了解,怎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外语“专业”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社会急需外语精通、具有国际视野、熟知对象国相关知识、能进行跨文化畅达沟通的外语专业人才。外语学科增加“国别和区域研究”,意味着外语学科需要建立“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需要提供相应的知识供给和学术贡献,需要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是国家发展战略所需,也是时代发展对外语学科提出的必然要求。


国别区域研究,是以具体的国家和区域为对象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包括对象国或区域的社会、历史、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学科领域,是典型的综合性研究。深度的国别和区域研究,需要建立在比较全面的对象国和区域相关的知识体系之上,要有比较丰富的关于对象国和区域人文学科领域研究成果作为学术支持。外语学科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学科所开展的研究不同,其研究的主要是对象国和区域的人文学科领域中的问题。借助外语,运用第一手外语资料对对象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性、国民性等进行研究,应是外语学科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比如,可从语言、文学方面来分析对象国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质,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性和国民性等。


中国学者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深度了解对方,为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沟通和合作,为面向不同国别、不同文化群体的中国文化分众化传播,提供相关知识和学术上的支持。比较文学可为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历史比较、文化比较、民族性比较,提供研究方法。比如,对象国文化特质的分析,如果与中国或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进行比较分析,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出这种文化的特点,并进而对形成这种文化特点的诸因素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外语学科的国别和区域研究融入比较文学视野和研究方法,可赋予外语学科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以鲜明的人文特色,从而为国别区域研究做出外语学科独特的学术贡献。


4 比较文学方法有助于研究性教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中,建议开设比较文学的相关课程,如建议英语专业开设“中外文化比较”“比较文学导论”“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专题”“跨文化研究专题”;建议俄语专业开设“比较文学导论”“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专题”“跨文化研究专题”;建议德语专业开设“欧洲文学史”“中德文化比较”“跨文化交流研究方法”;建议法语专业开设“中法文学比较”“跨文化概论”“中法文化互鉴共赏”“中西文化比较”“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专题”;建议阿拉伯语专业开设“中阿文化交流”;日语专业建议开设“中日文学比较”。除开设以上课程外,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可广泛运用比较文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性教学,开拓学生视野,增强问题意识。


在外语基础课程教学中,我们可借助比较文学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汉语的语法、结构、表达方式等进行对比,增强对汉、外两种语言特点的认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深刻地反映了文化的特点和不同文化中人的思维方式。在文化的维度中进行语言特点的比较,可以在民族文化和文化心理更深的层面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中外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修辞方式和表达方式,发现共性和差异。这样,语言教学就增加了文化的内涵和学术的维度,从而丰富了语言教学的人文内涵。


再比如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国师生学习、研究外国文学,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外文学交流,从外国文学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作为中国文学发展的资源,促进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比较文学方法可增强外语专业师生在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中的“中国文学意识”,即不是就外国文学而教、而学外国文学,而是有一个中国文学的背景意识,有意识地将中外文学相类似的现象进行比较,思考为何出现这种类似现象,是文学的基本规律使然,还是这种“类似现象”只是表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深刻的文化差异。这样的探寻和研究,可为以文学作为主要媒介的中外文化交流,提供思想启示,进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清楚双方的文化差异,而寻找文化对话的契合点,为中外文化交流打开宽敞的对话空间。此外,由于我们现在的外语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按语种来设立的,不同语种专业开设的“外国文学”,都是特定国别的文学,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俄罗斯文学、德国文学、法国文学、日本文学等,学生只能接触到特定的国别文学,而对国别文学所处的文学共同体——洲际或区域文学,如欧洲文学、亚洲文学、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等,如果没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其所学的国别文学在区域文学中的地位和特点。比较文学强调世界文学视野,注重文学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可帮助学生扩大文学的视野,从文学共同体角度来看待国别文学的发展和特点,以加深对国别文学特质的认识。


在其他知识类课程教学中,如西方思想经典导读、中国思想经典导读、西方文明史、西方礼仪文化等,有机地运用比较文学方法,将中外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互参、互识,引导学生思考中外差异和跨文化沟通问题,可激发他们带着问题去做研究性阅读,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


5 比较文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增强跨文化比较意识

外语专业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跨文化比较意识,有极大的作用。就增强学生中外人文修养而言,通过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中外文学视野,使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提升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促使他们自觉地将自己所学语种的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


通过中外文学比较,可发现中外文学的不同特点。而要弄清不同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就需要深入到文化层面上来探讨。比如,朱光潜(1998:80)先生曾总结、概括中西诗歌的不同特点:西方诗长于“慕”,中国诗长于“怨”;西方诗直率,中国诗委婉;西方诗深刻,中国诗微妙;西方诗以铺陈胜,中国诗以简隽胜。这些诗歌表达和诗歌形式层面上的差异,其根源还在于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探讨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在差异中思考不同文化的特质,体会中国文化之美的同时,也能“美人之美”,而形成“文化自觉”。这些都是比较文学最能发挥学术特长,助力外语专业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增强跨文化比较意识的地方。


就建立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而言,比较文学虽然从本体上说是“跨文化的文学研究”,但因文学研究涉及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跨文化所涉及的文化比较问题,其视野不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扩大到与文学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审美观等领域,这些对外语专业学生拓展知识面,开阔学术视野,有极大的助益。


此外,比较文学对外语专业学生来说,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帮助他们提升中国文化修养。当代外语教育的一个较大缺失,就是不甚重视学生中国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认为这不是外语专业的教育内容。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涉外人才。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首先需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比较文学涉及中外文学比较,其前提就是不仅要读外国文学作品,更要读中国文学作品。外语学科开设比较文学相关课程,可促使学生加强中国文学和文化典籍的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中文之优美和中国文化之深邃。


概括起来,在学科理念上,比较文学可增强外语学科建设的人文学科意识和内涵建设意识,加快构建和完善外语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固本而创新;在学术研究上,比较文学可拓展外语学科原有的学术研究领域;在教学上,比较文学可增强跨文化比较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外语教学的专业性和思想性品质;在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培养上,比较文学可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提升学生的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修养,健全外语专业学生应有的人文知识结构,为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人文社科知识和学术基础。


总之,在外语学科转型发展之际,比较文学之于外语学科有多方面意义。当务之急,是从课程建设和教学着手,开好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建议的比较文学课程,并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广泛而灵活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充分体现外语专业教育的人文性、专业性和思想性。


版权所有:留学生编程辅导网 2021,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QQ:99515681 电子信箱:99515681@qq.com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从网络整理而来,只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